基本信息:
產品名稱:pMA5說明書
拉丁文:
pMA5 plasmid
提供形式: 質粒干粉
**等級: 1
模式菌株: no
應用領域: 質粒載體
培養基: 原核抗性:Amp; 克隆菌株:DH5α; 培養條件:37℃。LB培養基,含50μg/mL氨芐青霉素鈉。
存儲條件: 4℃避光保存;運輸條件:常溫運輸。
培養方法:
培養基 0012
生長條件 28℃
存儲條件 液氮超低溫凍結法;礦物油法;定期移植法
培養及打管說明:
1、安瓿瓶開封:用浸過75%酒精的脫脂棉擦凈安瓿管,用火焰加熱其頂端,滴少量無菌水至加熱頂端使之破裂,用銼刀或者鑷子敲下已破裂的安瓿管頂端。
2、菌株恢復培養:用無菌吸管吸取0.3--0.5ml適宜的液體培養基,滴入安瓿管內,輕輕振蕩,使凍干菌體溶解呈懸浮狀。吸取全部菌體懸浮液,移植于1-2支建議的培養基試管中,并在建議的條件下培養。
3、注意事項:菌種活化前,請將安瓿管保存在6-10℃的環境下,某些菌種經過冷凍干燥保存后,延遲期較長,需要連續兩次繼代培養才能正常生長
4、復蘇后的菌種在傳1-2代后使用。
5、暫不啟開的安瓿及復蘇后需保藏的斜面應于4℃中保藏。

保藏方法:
1. 傳代培養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養、穿刺培養、皰肉培養基培養等(后者作保藏厭氧**用),培養后于4-6℃冰箱內保存。
2. 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
是傳代培養的變相方法,能夠適當延長保藏時間,它是在斜面培養物和穿刺培養物上面覆蓋的液體石蠟,一方面可防止因培養基水分蒸發而引起菌種死亡,??一方面可阻止氧氣進入,以減弱代謝作用。
3. 載體保藏法
是將微生物吸附在適當的載體,如土壤、沙子、硅膠、濾紙上,而后進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濾紙保藏法應用相當廣泛。
4. 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體、螺旋體等,它們必須在生活的動物、昆蟲、雞胚內感染并傳代,此法相當于一般微生物的傳代培養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與冷凍干燥保藏法進行保藏。
5. 冷凍保藏法
可分低溫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凍結(約-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 冷凍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極低溫度(-70℃左右)下快速冷凍,然后在減壓下利用升華現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有些方法如濾紙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凍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護劑來制備細胞懸液,以防止因冷凍或水分不斷升華對細胞的損害。
氯化三苯四氮唑-沙保羅培養基 現貨促銷 250(g)
乳糖(細用) Lactose Bacteriological 現貨促銷 Oxoid 500g
布氏活苗培養基(含瓊脂) 250g/瓶 用于布氏活苗和布氏的傳代特價供應
現隱肉湯PA 250g/瓶 用于水中大腸群計數特價供應
胰蛋白示磷酸鹽肉湯 250g/瓶 用于苛養的增和培養特價供應
EB 肉湯增液基礎 250g/瓶 用于李斯特氏的選擇性增,每225ml 培養基中添加 1 支 21410特價供應
牛心湯培養基 250g/瓶 用于鏈球增特價供應
酵母碳源基礎(YCB) 250g/瓶 用于通過氮源的利用對酵母進 行分類特價供應
碎肉肉湯基礎 250g/瓶 用于厭氧特別是專性厭氧的 培養、增和修復,含維生素 K, 需添加 11002(庖肉牛肉粒)特價供應
pMA5說明書UBE2C 泛素蛋白連接酶C抗體 0.2ml
Hirudin 水蛭素抗體 0.2ml
LRRTM1 富含亮氨酸重復跨膜神經元蛋白1抗體 0.2ml
Gentamicin 慶大霉素抗體 0.2ml
Centaurin γ1 中心體肌動蛋白γ1抗體(增強型PI3K蛋白) 0.2ml
phospho-PLB/phospholamban(phospho Ser16+Thr17) 磷酸化心臟磷蛋白抗體 0.1ml
TBX1/Brachyury 先心病相關蛋白TBX1抗體 0.2ml
OIF 骨誘導因子抗體 0.2ml
UCN2/Urotensin II 尾加壓素2抗體 0.1ml
CD276/B7H3 CD276抗體 0.2ml
GAS7/Growth Arrest Specific Protein 7 生長休止特定蛋白7抗體 0.2ml
EIF4B 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B抗體 0.1ml
RASAL1 RAS蛋白樣激活劑1抗體 0.2ml
微生物菌種的培養:
⒈ 孢子制備
⑴ 放線菌孢子的制備
一般采用瓊脂斜面培養基,培養基中含有一些適合產孢子的營養成分,如麩皮、豌豆浸汁、蛋白胨和一些無機鹽等。碳源和氮源不要太豐富(碳源約為1%,氮源不超過0.5%),碳源豐富容易造成生理酸性的營養環境,不利于放線菌孢子的形成,氮源豐富則有利于菌絲繁殖而不利于孢子形成。一般情況下,干燥和限制營養可直接或間接誘導孢子形成。放線菌斜面的培養溫度大多數為28 ℃,少數為37 ℃,培養時間為5~14天。
⑵ 霉菌孢子的制備
霉菌的孢子培養,一般以大米、小米、玉米、麩皮、麥粒等天然農產品為培養基。這是由于這些農產品中的營養成分較適合霉菌的孢子繁殖,而且這類培養基的表面積較大,可獲得大量的孢子。霉菌的培養一般為25~28 ℃,培養時間為4~14天。
⒉ 種子制備
⑴ 搖瓶種子制備
搖瓶種子進罐,常采用母瓶、子瓶兩級培養,有時母瓶種子也可以直接進罐。種子培養基要求比較豐富和完全,并易被菌體分解利用,氮源豐富有利于菌絲生長。原則上各種營養成分不宜過濃,子瓶培養基濃度比母瓶略高,更接近種子罐的培養基配方。
⑵ 種子罐種子制備
種子罐種子制備的工藝過程,因菌種不同而異,一般可分為種子、二級種子和三級種子的制備。孢子(或搖瓶菌絲)被接入到體積較小的種子罐中,經培養后形成大量的菌絲,這樣的種子稱為種子,把種子轉入發酵罐內發酵,稱為二級發酵。如果將種子接入體積較大的種子罐內,經過培養形成更多的菌絲,這樣制備的種子稱為二級種子,將二級種子轉入發酵罐內發酵,稱為三級發酵。同樣道理,使用三級種子的發酵,稱為四級發酵。
-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與產品質量。
- 免責申明:以上內容為注冊會員自行發布,若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存在爭議,平臺將會監督協助處理,歡迎舉報